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3章 上錯床

我也不知道這一覺睡了多久,醒來的時候,感覺好多了。馨雅走過來又用手臂試了試我額頭說:“嗯,基本不燒了。感覺怎麼樣?”

“比剛才好多了,但......”我把後面的話咽回去了,免得她又囉嗦。

“那你接著睡吧,明天早上看情況,不見好就陪你去醫院。”

我微閉眼睛,其實睡不著,但是又沒精神起床,繼續迷糊著。

“歐萊雅就行了,我一直都是用這個的,幹嘛瞎花錢買雅詩蘭黛的呀。”

聽到馨雅說話的聲音,以為跟我在說,用力睜眼瞥了一下,發現她在妻子的化妝臺前,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檢查著桌子上的一排化妝用品。

說來確實有點浪費。每隔一兩個月,我就會將妻子梳妝檯上的化妝品都更換成新的,十年來都是如此,假想她在世的話用完了該買新的一樣。但我上次更新的時候,那家店裡其他的全套都有,就是歐萊雅的晚霜沒了,經不起售貨員的蠱惑,就用雅詩蘭黛的替代了,心想也讓妻子試一試這個品牌。

不是說一分錢一分貨嗎,貴點就貴點吧。

我想馨雅說的應該就是那瓶雅詩蘭黛的晚霜。

我知道她又出狀況了,但沒精神去搭理她,繼續微閉著眼睛。

“你聞聞是不是很香?”

馨雅的聲音在我耳朵邊上響起,有點魅惑。我說不清是又睡了一覺還是沒有,警覺地睜眼,發現馨雅的臉都快貼到了我的臉上。

“行了,該睡覺了。”我擔心再貼近一點,馨雅會有什麼更進一步的舉動,催她離開。

“好。”說完這句話,馨雅就進了衛生間。

女人在廁所花的時間都會比較長,尤其晚上睡覺之前,我雖然對馨雅進了我房間的衛生間有過疑惑,但那只是很短暫的一個閃念。

不知道過了多久,感覺一陣涼風侵襲我的身體。原來是馨雅從衛生間出來就直接撩開被子上了床,身子向我這邊靠。

“哎,哎,你什麼意思?”我下意識地用手捂住被子,縮著身子,更像一個女人在躲避一個男人的侵犯。

馨雅看著我,很失望的樣子,說:“怎麼了,你是不是很厭倦我了?”

“什麼厭倦不厭倦的?”

“那你還躲?還不快摟著我?”

我這時已經完全醒了:“馨雅,你看清楚了,這是哪兒?這不是你睡覺的房間,這也不是你平時睡覺的床!你上了我跟妻子睡覺的床!”

一方面是生病了中氣不足,另一方面也不想讓馨雅下不來臺,我說話的音量不高,但口氣還是比較嚴厲的。

馨雅好像被徹底喚回到現實,慌慌張張環顧四周,紅著臉,丟下我這個病人,轉身就出去了。

我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一方面覺得馨雅也太不把自己當外人,這是我跟妻子的私人領地,妻子走後這麼多年,我一直保持著原來的模樣,馨雅竟然那麼自然地就把自己當成女主人了,這幻想也太離譜了。

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一個雯雯的孩子弄得我到現在還躺在坑裡沒爬上來,要是再跟馨雅弄出一個孩子來,我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但一想到馨雅車禍的遭遇,又忍不住為馨雅感到憐惜和心痛。

第二天一大早,馨雅就上樓來到我的房門前,問我感覺怎麼樣,還燒不燒,昨天晚上的事情好像不曾發生過一樣。

“應該不燒了,感覺好多了。”確實是感覺好了很多,但是要去公司上班的話,還是有點勉為其難。

“我一會給你熬點稀飯,你吃了在家休息,中午我買點飯給你送回來。”

“中午的飯我自己做或者叫外賣,你不用特意跑回來一趟了。”

趁馨雅還在猶豫是否就按我說的辦的時候,我補充說:“馨雅你琢磨一下,我們最好換個醫生給你好好看看,千萬別再耽誤了。”

馨雅頭晚的舉動狠狠給我敲了個警鐘,如果不是當時處在生病的狀態,我真難保證不會發生什麼事情,因為我後來回想的時候,還能想起當時馨雅貼近我時她身體的柔然和溫熱。

我怕刺激到馨雅,自認為說話還是比較小心的,但還是把馨雅惹爆了:“你老認為我有病,我好好的有什麼病,你認為我犯糊塗,胡說八道,但是我從來都沒有胡說過,很多東西它就是在我腦子裡存在著,有些事我只是不敢說出來,怕你們笑話。”

“什麼事不敢說,你對我還不相信啊?”

“跟你我更不能說。”

看著馨雅紅透的臉和快哭了的樣子,我有點楞。

但我不能再追問,怕馨雅下不來臺。

“好吧。你不去就不去吧。我也從來不認為我有什麼夢遊症,我以後也不打算去看什麼醫生了,純粹浪費錢。”沒有別的好辦法,只好延用老套路,利用她對我的病情的擔心。

馨雅明白我的意思,氣得動了動嘴唇,卻沒能吐出一個字來,悶著頭把早飯吃完了,才像洩了氣的皮球:“又來這一套!算你狠,我去,這你滿意了吧?”

======

這次給馨雅看病頗費周折。

鑑於上次找的那個心理醫生諮詢的結果不太令人滿意,這次我決定先在私底下多做些工作,免得往醫院跑的次數多了,馨雅的抗拒心理更嚴重。

私底下做功課的結果讓人有點沮喪。

也許是我們習慣將心理問題等同於精神病,而精神病又是大家最不願接受和承認的。

問題是心理疾病的患者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態度,除了需要強制送進精神病院的那種,對一般心理問題的人,還真沒辦法強迫他們去就診。所以心理諮詢,特別是心理治療在國內發展比較緩慢,跟西方相比可以說屬於起步階段,資源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即便是一流的大城市,想找到一個“好”的心理醫生也並不容易。

尷尬的是,隨著人們觀念和認識的改變,加上面對越來越大的競爭和生活壓力,客觀上有心理諮詢和治療需求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在經濟利益驅使下,彷彿一夜之間擁有“心理醫生”頭銜者的數量,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但拿到這一資格的人無論從硬體和軟體上講,卻並不具備相應的能力。

透過不斷輾轉,我給馨雅約到了某大醫院下屬心理研究所主任,同時也是都城著名大學心理學系的教授兼博士生導師,汪曈先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