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冥王星上幾乎沒有類似編撰的讀物,最多的是用布匹記錄的詩詞歌賦,但是內容數量太少,且限於布匹的笨拙和價格高昂,大多作為皇家藏書,民間沒有流通。
張白石的紙質文學品一經問世,就引起不小的騷動,很多人都爭相購買,著實為冥王七地掙了一筆錢。
然而,好景沒有持續幾天,布匹生產的幾個王國就看到了紙張所帶來的威脅,紛紛奏請王庭禁止紙張流入。
不僅幾大王國如此,幾十個小侯國也紛紛禁止印刷書籍流入,堵死了紙張大放異彩的門路。
就是在紫堡王國其他幾個封地,但凡生產布匹比較多的,他們也禁止紙張使用,一時間堵死了冥王七地用紙張換取錢財的路子。
眼下來講,又變成只有在冥王七地,紙張才能暢行無阻的局面,紙業公司只能勉強維持,利潤幾乎沒有。
丫的!這些國家明明都知道紙張的重要性,與布匹相比,節約很多成本,可是為了維護布匹所帶來的既得利益,全部拒絕接受先進文明。
只是眼下冥王七地剛剛達到溫飽狀態,整體實力太弱,對於這些不合理的規定也無可奈何。
見張白石氣憤不已,七公主安慰道:“紙業公司已經掙了不少錢了,你沒必要太焦急,慢慢來嘛。”
“那些國家太短視,紙張是文明開化的重要工具,他們竟然拒絕!”
“不拒絕的話,他們國家的布匹作坊生意就會受到影響的,我們總不能強迫他們接受吧。”七公主笑道,“再說了,我們實力太弱,切不可惹惱他們,我們還不是他們的對手。”
“哼!這只是一時,我一定會讓紙張在冥王星上流行起來的!”
“這一點我相信你。接下來,我覺得可以循序漸進。”
“怎麼說?”見七公主有辦法,張白石的焦躁感減輕很多。
“過些日子,就是紫堡王國一年一度的入朝覲見,我們可以利用去天都的機會,儘可能的讓紙張流入其他領地,先從紫堡王國內部入手,之後再考慮向其他國家推廣使用紙張。”
聞言,張白石也覺得是個很好的機會,眼下紙業公司已經在冥王七地實現收支平衡,只要紫堡王國其他領地稍微開點口子,就會有利潤產生。
對於入朝覲見,他也有耳聞,就是紫堡王國九大領地的領主,帶著各自領地的各種物資上繳給王庭。
在這樣的大型場合,確實不失為一個做生意的契機。
國王的子女們為了繼承大位,都在爭相拉攏各種勢力,冥王七地雖然實力不強,但也是爭取人心支援的領地,想當國王的人當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歸附於自己的競爭對手。
只要能夠利用其中的微妙關係,紙張銷售肯定能夠取得突破。
只要紙張使用在冥王七地形成風潮,自然會影響其他王國和侯國,等到一定程度,禁用是禁不住的。
意識到這一點,張白石開始思索如何才能在眼下的混亂局面中漁翁得利。
鑑於入朝覲見不久之後就要到來,張白石吩咐紙業公司的員工繼續生產紙張,除了日常冥王七地所賣外,其他紙張暫時封存起來,待到入朝覲見時,他和七公主來開啟紫堡王國其他領地的銷路。
他在得空之時,也會繼續學習摘錄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將它們儘可能的用於冥王七地,以期它們越來越精湛有效,不斷為冥王七地創造收入。
作為首輔,他在日常工作中,將能用到紙張的地方發揮到了極致,張貼的告示自不必說,全部都是用紙張。
就連七公主不太重要的詔書,他也請求她用紙質的,從上往下形成用紙的一種習慣和潮流。
不僅如此,他還用紙張給七公主摺疊許多千紙鶴,用各種花粉染成五顏六色,在亳城成為一種時尚,一時間年輕的男男女女們爭相效仿。
這種代表愛意的特殊表達方式,不知不覺的也在紫堡王國其他領地悄悄流行,儘管都是以地下流行這種狀態進行。
望著五顏六色的千紙鶴,七公主心裡面激情澎湃,那種幸福甜蜜的感覺無法遮掩。
不過,為了不讓自己過於顯得不矜持,她對別人說張白石只是為了擴大紙張銷售,才疊著玩的,大家莫要做過多聯想。
而最近這幾天,完顏將軍的病情越來越重,幾乎不能下床活動,臉色愈發蒼白,說話更是有氣無力,給人一種行將就木,油盡燈枯之感。
七公主為此非常焦慮,他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如同爺爺或者姥爺,這些年全靠他的支撐,冥王七地才一次次化險為夷,他是她的主心骨。
於是七公主釋出誥榜,但凡能治好完顏將軍重病的,重金獎賞,封官晉爵。
只是一個個自稱神醫的人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完顏將軍的病情卻絲毫沒有一點改觀,貌似還愈發嚴重起來,這讓七公主擔憂不已。
“沒事的,人生七十古來稀,我能活到七十三歲,活的歲數已經超過大部分人了,不可太貪心。”
完顏將軍強擠出笑意,不斷咳嗽,安慰著滿臉擔憂的七公主。
“我不想你離開我,冥王七地需要你!”
“以前是,現在有了張白石,我已經可以放心去了。”
完顏將軍露出欣慰的笑容,“以前我處處防備著他,現在想想真不應該。他是個值得殿下信賴的人,我可以去見你的母妃和外祖母了。”
“你不要如此悲觀,我一定能治好你的。”七公主非常急切,就像生病之人是她自己一樣。
完顏將軍使勁搖了搖頭,“順天命,盡人事即可,切不可違逆天意,不然勞苦而無所得。”
說完,又劇烈咳嗽起來,惹得眾侍女趕緊給他捶背舒緩氣息。
除了完顏將軍的病情,令七公主憂慮重重的,還有無盡的大雨。
這些天不知怎麼了,大雨傾盆一直不斷,天地間像水簾洞一樣,傾瀉直下三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