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讀書 前.失學兒童.胤祺重新上學啦……
康熙旨意一出,遠在姑蘇的林大人立時便快馬加鞭地趕來,等到見到禦駕之時,南巡的車隊已經到了山東境內。
林海到了,得知這個訊息,胤祺喜上眉梢,別的不提,有了先生後,他說話終於不要小心翼翼,唯恐帶出什麼漢話。
但胤祺高興的還是太早了先,林海到了,不意味著他的先生也到了.
“臣林海參見陛下。”林大人到了濟南行宮,梳洗過後便被康熙召喚。
洗去風霜的林大人,不愧探花之稱,很是清雋文雅。
康熙擱下禦筆,聲音沉沉:“林海,你在姑蘇也有些日子了,此地鹽政如何。”
林海並非屍位素餐之人,自知鹽政一事,茲事體大,康熙讓他主管鹽政,卻是信任非常。為了不負皇恩,林海自上任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從不敢輕忽。
“啟稟陛下。”行宮的書房不大,林海站在書案不遠處深深彎腰行禮:“江南富庶,此地鹽商深感聖恩,欲奉銀孝敬您。”
康熙沉吟半晌:“朕此行江南,一為水患,二為漕運,三為收江南士人之人,萬不可靡費,鹽商的心意,朕領了,不過這銀子卻不必孝敬。”
“朕已傳旨,姑蘇城內住到甄家,動靜且別太大,勞民傷財非我本意。”
“萬歲聖明,臣謹遵聖命。”林海捋了捋長須,躬身應是。
康熙這才說起其他:“林大人的學問很好,朕欲將五阿哥託付給你,南邊的這段時間,我這不成器的兒子,還得你多費心。”
在接到聖旨之時,林海便用足夠的銀子撬開了傳旨太監的口,知道此次宣召是為了給五阿哥啟蒙,早已有了心裡準備,此時聽見康熙的囑咐,林海連磕巴也不打一個,連忙應了:“這是臣的榮幸。”
胤祺終於有了先生了。
次日天剛矇矇亮,胤祺便被烏若喚醒,南巡路上規矩較宮中鬆散許多,胤祺已經許久沒有這個時辰醒來,他呆滯了看了許久頭頂的百子被,終於想起了,他要重新上學了。
前.失學兒童.胤祺一躍而起,急忙吩咐:“烏若姐姐,快,別遲了。”
烏若淡定地將帕子擰幹:“五阿哥別急,奴婢看著時辰呢。”
胤祺這才乖乖地洗漱,但內心的激動卻沒有這麼快平複。新來的先生是探花!這是什麼概念,三年一次的全國大型考試,不限年齡,不限家世,不限師承,在這樣的考試中的第三名!
而這樣的探花之才,只是被召來教他啟蒙認字,胤祺總覺得屈才了,萬惡的封建社會,胤祺一邊腹誹著,一邊期待地等待著。
內心五味雜陳的胤祺,忽略了林海這個名字給他帶來的熟悉感。
在被皇太後再三叮囑後,胤祺帶著宮女、太監、伴讀烏泱泱一片人去了書房
林海已經在書房裡等著了。
南巡的行程安排很緊湊,濟南泉水眾多,這才多停留了兩天,讓胤祺得以在書房見到他先生的第一面。
胤祺到的時候,林海正負著手,背對著門,望著窗外的泉水,靜謐無聲,唯有泉湧之語。
“先生安。”盡管只是臨時的啟蒙先生,胤祺也將禮數做得很到位,宜妃一早便吩咐人送來的束脩不提,胤祺對林海更是尊敬。
這可是活著的探花郎,胤祺好奇地打量著,也不知道這位看著文質彬彬的先生,會不會從袖中掏出飛刀射出。1)
“五阿哥。”林海聽到動靜回過身好,側著身子半受了這禮,天地君親師,先生的地位再如何也高不過皇權,向來謹慎的林海只想著好好完成康熙交代的差使,至於什麼尊師重道,林海壓根就沒有想過。
林海唯一的期盼,只不過是不像太子的先生那般,跪著授課。
“臣姑蘇林海,謹遵萬歲爺的聖明,為您啟蒙。”林海簡短的介紹了自己,便開始為胤祺講起課來。
有錢能使鬼推磨,給內侍銀子塞得足夠多,宮中的訊息對林海也不再是秘密,他早便打聽到了,眼前這五阿哥是皇太後的寶貝孫子,不通漢話,不識漢字,心中料想著,南巡這段路,不過是教些聲韻啟蒙,三百千這等入學文章,能識得幾個字便不錯了。
做好了充足心理準備的林海,以視死如歸的心情,翻開了眼前的書。
“五阿哥,今日臣先為您講《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林海的聲音醇厚,成熟,他將三字經的故事娓娓道來,胤祺不由地聽住了。
對林海而言,他更是感到驚喜,他沒想到,五阿哥居然很有讀書的天賦,不僅在課堂上不吵鬧,還飛快地掌握所學內容,原先計劃要講一天的東西,沒多久便講完,並被五阿哥記住。
林海暗忖,別看這五阿哥名聲不顯,倒還是個讀書苗子,愛才之心油然而生,遂更加用心,更加認真地講授起來。
一時間,也算是師生相得。
皇太後和宜妃得知胤祺頗得林海看中,更是喜出望外,每日裡數不盡的山珍海味都送去書房,唯恐將人累著了。
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天,在康熙帶著諸人見過濟南名泉趵突泉後,南巡的車架再次上路。
想著胤祺要讀書,皇太後忍著不捨,令人給胤祺準備了單獨的馬車,那馬車寬大且舒適,僅此於皇太後、康熙以及太子三人規格,胤祺坐在裡面,幾乎感受不到道路的顛簸。
林海和胤祺在馬車裡相對而坐,每日裡講幾個時辰的課,胤祺認認真真地聽著,既是因為林海講課深入淺出,也是因為胤祺終於能夠光明正大的使用漢語。
眾人驚奇地發現,五阿哥以一種令人震驚的速度,學會了漢人的話和字,倘若說還有什麼不足,也不過是寫字有點難,但是這點不足,在皇太後眼中並不存在,她喜不自勝地摟著胤祺,親熱地說道:“我們五阿哥紀小,手上沒力氣,抓不穩筆,等大了就好了。”
胤祺苦笑著聽著皇太後沒口子的贊揚,也就是胤祺他心智成熟,倘若他真是普通小孩,他真不能保證,會不會在這一聲聲的贊揚中迷失自己。
一路上走走停停,胤祺也漸漸習慣了這樣的旅程,在巡視完河工後,一行人棄了馬車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