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送別 回京啦
微風輕柔地吹到春暉堂中, 紗簾被柔風掀起,拂上幾人的臉頰,胤祺疑惑地看向寶玉。
胤祺在甄家也算是住了不短的日子, 自認為對寶玉的性子還是看得分明的,這甄家老太太的心頭肉,最看不上的便是那些營營茍且之人, 寶玉經常和他湊在一起, 亦不是為了他皇子的身份。
能讓這樣心性的寶玉, 說出“求”之一字, 這事必然不簡單。
但,寶玉被甄家看得緊,更加上柺子一事, 甄家更不許他出門, 他整日裡在家中,又會遇見什麼了不得的事呢?
胤祺沉吟半晌,並未一口應下, 他笑著對寶玉說道:“難道有什麼事是甄家公子還做不到的嗎?你要真遇著了什麼大事,盡管說出來,我們一同想想法子。”
黛玉亦關心地看向寶玉, 連語氣都平和許多:“是啊, 有什麼為難的事, 說不得我們能商量出個章程。”
寶玉本來就是個率性之人, 遇喜則仰天大笑,遇悲則嚎啕大哭, 聽了胤祺和黛玉的詢問,他咧著嘴,卻是似喜非喜的模樣。
“五阿哥, ”寶玉極力裝出歡喜的樣子,但聲音中的哽咽卻無法藏著:“我大姐過幾日會和你們一道入京,日後在宮中求你關照幾分。”
什麼!甄家大小姐要入宮?
胤祺眉心一跳,他想起初入甄家時見到的那個芳華正盛的女孩兒,知進退,明事理,落落大方,儀態動人,誰見了不誇一句,不愧是大家小姐。
這樣風姿卓絕的甄家大小姐,將將及笄年華,就這樣送進宮中服侍康熙那個可以當他父親的男人,實在是可惜了。
胤祺臉上不動神色,內心卻只覺可惜。
但,盡管如此,寶玉這個請求,胤祺確實無能為力,他如何能將手伸到後宮之中呢,甄家與皇家關系親密,對於宮中情形再清楚不過,他們既然願意送女兒入宮博個富貴,想必是考慮清楚了的。
胤祺思索片刻,坦率地將心裡話告知了寶玉,果然,寶玉聽後並未生氣,他只勉強道:“我也知道我這請求過於為難你了,事涉東宮,確實沒有辦法,我只不過是太擔心大姐姐,亂了章法。”
哦,原來甄大小姐進的後宮,不是康熙的後宮,是太子的東宮啊。
聽了寶玉的這番話,胤祺總算鬧清楚了情況,甄大小姐不是嫁給年紀比她大上一輪的康熙,而是太子胤礽。
還好,還...
好什麼啊!胤祺心中咆哮著,胤礽生於康熙十三年,按著虛歲算也不過十二歲,放以前還是小學生的年紀,怎麼身邊就有人服侍了!
你們清朝,真會玩。
胤祺被這訊息震地好半天回不過神來,他知古人成婚早,但也沒想到能早成這樣。
不過,如果是太子的東宮,寶玉求的事情反而好辦了,皇太後並非康熙的生母,亦未撫養過他,能在宮中過得舒服全靠康熙對於嫡母的尊敬,因此對於康熙的後宮,皇太後向來不聞不問,只要康熙高興就好,但太子幼時亦被皇太後撫養過,皇太後對太子卻是有著關心的。
“我會求皇瑪嬤多關照甄大小姐幾分。”好半天才從震驚中回過神的胤祺,勉強向寶玉承諾。
“大恩大德,我沒齒難忘。”聽著胤祺的承諾,寶玉終於發自內心的笑了出來:“姑蘇城裡好吃的好玩的可多了,我讓小廝趕緊去買了,雖說比不上宮中的好東西,到底也能玩個新鮮。”
寶玉的話一出,甄府下人簡直跑斷了腿,知道這是要送給宮中五阿哥的儀程,誰也不敢將這事輕慢了去,沒多久,零零碎碎吃的用的穿的玩的,便塞滿了一架馬車,讓胤祺趕忙叫停。
“你這莫不是要將姑蘇城搬空了讓我帶回京中?”胤祺好笑地看著寶玉問道。
“這都是我覺著好的。”寶玉委屈不已,這些東西都是他條件過一次的,不然一架馬車還裝不下:“我用了好,就想把這些都給你。”
胤祺動容,但寶玉做的實在太誇張了,他正想著如何委婉的勸寶玉停住這番舉動,黛玉卻笑了出來:“寶玉,難道你沒聽過禮輕情意重這句話麼,要我說,你找了這麼多俗氣東西,還沒你這一句話來得真摯。”
“我的東西俗氣,”寶玉被黛玉擠兌的話氣得一蹦三尺高:“那你準備了什麼東西,拿出來看看。”
“哼。”黛玉全不將寶玉的挑釁放在心上,她笑了笑,從侍女手中拿來一個卷軸,遞到胤祺手中,嘴上還不忘說著:“總比你的好。”
胤祺將卷軸接過,將系帶解開,展開紅木軸頭,在絲絹的襯託下,潔白如繭的宣紙展露出來,只見這紙上用猶自稚嫩的筆觸,寫著: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1)!
胤祺隨著林海讀書的日子裡,也是度過詩經的,不用再假裝文盲的他,露出驚喜笑容:“林妹妹,這個真好。”
黛玉抿著唇,得意而矜持的笑了。
望著胤祺那掩飾不住的喜愛,寶玉酸溜溜地嘟囔著:“我也能寫。”
不管寶玉是酸還是喜,都攔不住胤祺回京的步伐,康熙迴鑾的禦駕到了姑蘇,眼見著皇太後精神上佳,胤祺身子也恢複康健,甚至隱約見著還胖了幾分,心情大好的康熙將甄家誇贊了一番後,次日,禦駕啟程回京。
而甄家大姑娘,正如寶玉所言,隨著太子胤礽回了京城。
而此時望著回程路上風景的胤祺,還不知道回京後尚且有驚喜在等著他,此時的他,在禦舟上看著魚兒從水中躍起,琢磨著如何才能將這肥魚打撈起來,盡口腹之慾。
皇太後和藹地笑著,任胤祺折騰,在柺子一事之後,本就溺愛胤祺的老太太,對於胤祺更是縱容萬分,只要胤祺高興,想怎麼著都行。
更何況,皇太後想起她做出的決定,輕聲嘆了口氣,她也管不了胤祺幾天了,這種無傷大雅的事,胤祺想怎樣就怎樣吧。
在皇太後的縱容下,胤祺晚間終於吃上了黃河中的鯉魚,雖說滋味比想象著差了些,但撈魚的樂趣足以彌補口味上的不足。
回程的路似乎格外短暫,沒多久就從溫柔的江南,到了凜冽的京城,吹面不寒的楊柳風變為塞北的朔風,刀削似的刮刀剛從馬車上下來的胤祺臉上。
一路上舟車勞頓,胤祺到了寧壽宮後,除了隨著皇太後向太皇太後請安,其他時候再沒有出過寧壽宮門,只吩咐著烏若將從江南帶回的禮物送給諸位兄弟,其餘時間一直被皇太後盯著在寧壽宮裡休息。
等過了好幾天,胤祺終於歇了過來,太醫也診過脈沒事後,皇太後將胤祺叫去,慈愛地將他摟在懷裡,慢慢說了一番話。
“什麼?”皇太後的話,胤祺只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