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廣西的別稱。廣東、廣西本古百越族地,故別稱粵,廣東、廣西合稱兩粵。
《粵西遊記》共分四篇。
記一所敘是作者從公元1637年4月至6月的歷程,此次遊歷線路繁多,遍及廣西各地。此記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對桂林七星巖的記敘,不但對其風光山色洞天別地有多角度的描繪,而且充分考察了七星巖地區的地形特徵,對巖洞的結構以及形成原因頗有準確推測與判斷,具有較高的地學價值。
記二從公元1637年6月起記,至9月9日止。
主要記遊廣西中南部地區。先記柳州洛容之羅山風景。窮洞極崖、歷險登山,又對柳州周圍風景一一歷覽。後遊真仙洞,對其洞景描繪甚細,又輯錄洞中刻記《真仙岩詩敘》和龔大器《春題真仙洞八景》於記中。
返柳州後,南下象州,經武宣至桂平。先南下鬱林(今玉林)遊勾漏山,到容縣遊都嶠山,返桂平,西向經貴縣、橫州、抵南寧。原記散失較多。
記三則記廣西西部遊歷,記四則為記三之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