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鑽到錢眼裡面去了> 第六十二章 全勝七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二章 全勝七場

擎天大帝才不會管你是不是第二帝國的富商,地位多麼非凡,是不是多有錢,有多大能量。

作為天寶大陸上實至名歸的第一人,擎天大帝搞死路傑仁,只需要一個小指頭的指甲蓋。

“發函交涉,嚴正指質?”這些是完全不可能會有的,滄瀾帝國只會趕緊跑來示好,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地哭訴,說這個路傑仁,在滄瀾帝國就是一個為禍一方的惡霸,如今擎天大帝將之懲處,實在為一莫大功績,滄瀾帝國為此感激不盡,痛哭涕零。

正是因為此,路傑仁得知這個訊息後,整個人太陽穴猛跳不止,心神不寧,生怕下一瞬,就有擎天帝國的官差衙役,從天而降,抓住他一拳打翻,然後用碗口粗的麻繩,捆成粽子。

路傑仁的發洩,終於停了下來,如今,張九陽已經置身於眾多大陽帝國好手的保護下,他要再想有什麼舉動,都已經無從施展。

滿臉陰沉的路傑仁,問了一句,“事到如今,諸位,可有良策?”

滄瀾帝國參與共謀的十幾名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有的目光看著地面,開始發呆,有的挖鼻屎,有的扣耳朵,有的翻白眼,有的吹泡泡。

“老子們能有什麼好的辦法,現在這等風口之下,躲都來不及呢,誰還敢衝上前去送到天京城都司衙門的刀口上。”

路傑仁等了半天,看著眼前的這十幾名“神遊天外”的滄瀾帝國商人,終於忍無可忍,大吼了一聲,“滾,全部都給老子滾,沒用的廢物!”

滄瀾帝國這十幾名商人聞言,頓時來了精神,目中放光,抬腳就走,“他媽的,早就等著你這句話呢,現在才說,真他媽是王二孃的裹腳,拖拖拉拉。”

滄瀾帝國商人們,昂首挺胸地走了,房間內,只留下了一個瘋狗一般的路傑仁。

萬商大會武比的第四場,如期舉行,張九陽炸了毛,他媽的,竟然有人要搞老子,那老子還客氣什麼?

第四場的比試內容是,將指定的商品,在最短的時間內賣給顧客。

誰最先把商品全部賣出去,誰就獲得這一場的勝利。

這場比試對於有著看透顧客消費需求和消費慾望的張九陽來說,那還有什麼挑戰性?

在監賽官的監督下,張九陽帶著大陽帝國商隊中的下人家僕們,像捉淺水裡的魚一樣正中目標,很快就將手中的商品賣了出去。

擎天帝國負責大陽帝國商隊的監賽官,簡直不敢相信他所看到的這一切,他覺得,天京城內那些竄來竄去的行人們,腦袋上一定是裝了個提示燈,要不然,張九陽這個大陽帝國的小小家僕,又怎麼會一抓一個準。

第五場的比試,是比算賬,當然是比很大數目和非常複雜的算賬。

算賬厲害是張九陽的拿手功夫,在其他帝國商人還在把算盤刨得噼裡啪啦的時候,張九陽已經把結果寫在了答題紙上。

到第六場的時候,其他帝國的商人代表和選手,已經焉了,他們沒精打采,哈欠連天,一副愛比不比的神情。

“他媽的,人家都已經連贏五場了,還比個球啊!”

時間飛快地來到了第十三天,武比的第七場,也就是最後一場,終於到了。

最後一場的比試很有意思,就是自由販賣各國商人從自己國家所帶來的特色商品。

到這一場,各國商人就是各自為陣了,當然,最終的成績,還是以國家來計算。

和四海帶來的商品不少,很多都是擎天帝國不產出或者是產量很少的,張九陽的任務,就是將這些東西全部賣出去。

這個過程中和韻薇給張九陽做副手,其實主要就是監督這傢伙的意思。

和韻薇知道,張九陽對和四海不給自己開工錢的事頗有意見,她怕這傢伙撂擔子。

擎天大帝非常喜歡這一場,因為每年的這一場,題目都是固定的,自由販賣各國商品,而各國商人在售賣完商品之後,自然都是懂的,多少要給擎天大帝送上一份大禮,意思意思一下。

而這期間產生的一系列買賣經營,自然也會推動天京城的經濟繁榮,最起碼,增加稅收是少不了的。

擎天大帝雖然貴為大陸第一帝王,但是也愛錢啊。

國庫裡面堆著那麼多的金子,誰不喜歡呢?

賣東西對於張九陽來說,就是件照著人家購物需求拿東西的事。

顧客來了,東西拿給人家,人家很滿意,收錢就可以了。

再加上前幾場的比試,大陽帝國商隊在天京城中的名聲大振,許多天京城的百姓遠遠地慕名而來,就是為了購買一兩件大陽帝國的商品。

和四海還算是一個比較厚道的商人,他帶來的東西質量都很好,如果沒有這一點,張九陽不會幫他賣東西。

第十五天的時候,和四海所帶來的東西,幾乎已經售完售罄。

不出意料,這一場的比試,大陽帝國還是僅次於擎天帝國的好成績,畢竟人家擎天帝國是本土作戰。

而且擎天帝國的第一是不能爭的,就算成績比人家好也要屈居第二。

這是第一帝國所帶來的好處,羨慕與不平也沒有任何用。

自由售賣各自國家商品這一場,除了是給擎天帝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也是給予各國商人的一種利好。

各國商人在天京城內,透過售賣自家帶來的商品,除開獻給擎天大帝的那一份外,還能賺得盆滿缽滿。

實現了跨區域銷售的外來稀有特色商品,能夠賣上一個很不錯的價格,這其中的利潤,很是喜人。

這是一場雙贏的比試,幾乎每一個國家都獲得了真實的利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