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海濤在看電視,電視裡放的是一部電影,他感覺電影的情節很像他很久以前看過的一本書。這本書家裡現在沒有,他想買一本來重讀一遍。上網一搜,新書都沒有賣的,只有孔夫子舊書網上有賣的,他就上了孔夫子舊書網。系統自動推薦的書裡有一本叫做“四季的沉思”,他覺得這本書的書名有點意思,再加上很便宜,就順手也下了個單。兩本書寄到了,海濤先把“四季的沉思”略翻了一翻,覺得其中的幾篇文章還有點意思,就順手錄在了後面:
“湘黃傳奇”
話說萬年之前,玉帝因天宮狹促,想到人間遊玩。但是因為年事已高,不願意再受騰雲之苦。於是就宣太白金星進見。
太白金星見了玉帝就問:“陛下宣老臣何事?”玉帝說:“朕想修一條通往人間的甬道,一來朕可以乘車前去下界巡視,瞭解民間疾苦。二來人間的忠臣孝子,節婦烈女,朕也可以宣他們上來,讓他們到天宮遊玩遊玩。朕也能當面褒獎於他。”
一旁的太上老君聽了,想到以後可以坐車去看看下界多年未見的老朋友,還能用車把老朋友送的禮物運回來,就說:“此事甚好,甚好。”
太白金星就說:“陛下真是仁德之君,如此關心人間疾苦。有堯舜之風。臣當馬上就去辦理此事。”
想那太白金星本是個做事認真負責,又有主動精神的人。想到玉帝下界須有行宮居住。又想到早先下界之時,在徽州有一處山,很是清涼。就決定把天門修在徽州之處。於是叫千里眼來觀看甬道走向。哪知那千里眼喝酒誤事,竟把方向標錯了。太白金星率領眾天工,披星帶月,總算修好了甬道。出得門來一看,竟是在西湘之地。那千里眼情知闖禍,趕緊跪求太白金星不要稟報玉帝。金星老頭一想,事已至此,處罰千里眼也於事無補。不如做個人情。就打算不把千里眼失職的這件事報告玉帝,也叫眾天工不得傳揚出去。於是千里眼就用一年的薪奉,請太白金星和所有天工豪飲了三天。還孝敬太白金星不少金銀珠寶。
甬道修好後,玉帝十分歡喜,就乘龍車鳳輦去往人間。出得天門一看,玉帝很不高興,因為門外是一個巨大的石頭禿山。於是再命太白金星在此地修個花園。
太白金星因此就向玉帝奏道:“陛下,此處乃人間之地,天工在此施工多有不便。也難有人間的韻味。須請人間之能工巧匠為之。”玉帝就問他:“何人可為此事?”太白金星又回答道:“起奏陛下,魯班可當此任。”玉帝就奇怪了:“魯班乃木匠,怎可做得此事?”太白金星又說了:“陛下有所不知,那魯班雖為木匠,石工也是了得。先時魯班在河北趙州修了一座石橋,張果老為了難為他,架獨輪小車擔泰山從上面壓過,也未曾垮塌。只在橋上留下一道車轍。”玉帝聽了就說:“速帶他到天庭見我。”
玉帝說完,就回天上去了。太白金星連忙去找魯班,帶著他透過甬道到了天庭。玉帝見了魯班,就把自己的意思說了。魯班聽完就說:“要做此事不難,可以岩石為枝幹,以雲霞為花葉。修成後以天水灌溉。此花園必為陛下所愛。”玉帝聽了大喜:“卿可速速去辦,事成以後必有重賞。”
魯班就對玉帝說:“此工程浩大,須大量劈石之工人。”玉帝說:“卿可去人間招募。工錢吃住,皆由天庭報銷。”魯班回答道:“陛下,此非凡人所能做,須鬼中會劈石的,才有此力擔當。”
於是玉帝就命令鍾馗,凡是孤魂野鬼中,會劈石的,一律不得捉拿。要以禮相待,帶去給魯班做工。鍾馗接旨,便去辦理不提。
魯班回到家中,先辭別眾父老鄉親,又拜別了父母,告別妻兒子女,便去往那天門所在之地。他的妻子就留在家中照料年邁的公婆,和幼小的子女。
魯班到了天門外,和眾鬼並肩作戰,日夜不停,十年間從來不曾回家一次。十年以後,花園終於修好了。果然是秋丹春碧,冬雪夏花,美不勝收。玉帝看了十分歡喜。於是魯班就為那些做工的野鬼向玉帝求情。玉帝想到那些野鬼劈石之苦,就準他們下世投胎。眾野鬼們都歡歡喜喜的投胎做人去了。玉帝還要重重的封賞魯班,被魯班謝絕了。魯班仍然回到民間,繼續為百姓做事去了。
那魯班修園之時,太白金星就為玉帝在徽州之處,選了一座山,在山裡的一座山峰上面,仿照天宮的模樣,修了一座宮殿。此峰後來就叫做天都峰。而此山就成了玉帝在下界避暑療養之地,凡人是不準上去的。這座山當年叫做皇山。
後來有一年王母辦蟠桃大會,佛祖和觀音等等各路神仙都來了。眾仙飲宴的時候,仙女們在殿前翩翩起舞。那真是仙樂飄飄,熱鬧非凡。佛祖就對玉帝說:“陛下,聽說你在人間有一僻靜之處,甚是美好,可否帶我也去一觀?”玉帝就說了:“如來想去,焉能推辭。”就帶著如來和眾神祇,在天兵天將的護衛,宮娥仙女的簇擁下,來到了皇山。
玉帝佛祖一行,先時在天都峰的宮殿裡,享受人間的美味。有清蒸鱸魚,桂花大蝦,東坡肉,叫花雞,香椿炒蛋,涼拌黃瓜。佛祖和眾菩薩以及羅漢等等,因為不吃葷腥,另有素齋果品招待。有清蒸蘆筍,御膳豆腐,香菇油菜,炒三絲,糖拌西紅柿,廣東荔枝。最後一道菜是佛跳牆。佛祖聞得已後,趕緊帶著眾菩薩和羅漢,離了天都峰的宮殿,去別處遊賞。
眾菩薩羅漢各處轉轉看看,來到一座山峰,走得有點累了,打算歇一歇。跟隨過來的天兵天將馬上準備好蓮花寶座,又在石桌鋪上桌布,擺上西瓜,哈密瓜,白蘭瓜,然後在紫色的夜光杯裡面,為眾菩薩倒滿現榨的鮮果汁。有橙汁,桃汁,胡羅卜汁。如來等休息好了,再回去宮殿,和玉帝以及眾神閒話聊天,天兵天將們也都跟隨而去。此後如來和眾菩薩休息的這座山峰,就叫做了蓮花峰。
後來,孫行者幾次大鬧天宮,攪亂蟠桃會,踢倒八卦爐,把天庭搞得不可安寧。再後來,共工和祝融鬧翻了,一怒之下,撞倒了天柱。一時間山崩地裂,濁浪排空。天為之傾斜,倒向一角。天庭也為之震動,損壞房屋無數。而通往人間的甬道,有些地方被震落的巨石堵塞,有些地方被洶湧的洪水阻斷。玉皇大帝心情沉重。再加上宮宇受損,天庭經濟緊縮。玉帝沒錢重修甬道,也沒心思下界遊玩了。所以天上到人間的路從此也就斷了。而天門外的花園,因為沒了天水的澆灌,再也長不出茂密的枝葉了。但石逢裡仍能長出一些綠色的草和灌木,配上山石的顏色,再加上如叢林般的石峰,卻也有了另外的一番景象。往日的天門,還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穹頂。
再次有強人聚集於此,呼嘯山林,留下眾多山寨。而今強人已不見了蹤影,但山寨依然還在。此地現在雖然不再有天水澆灌,但是在人間的雨雪甘霖潤澤下,也是清溪碧草,流水潺潺,樹木蔥蘢,百花爭豔。成了旅遊的勝地。後來有人稱神筆的馬良到此,幾次想畫,總覺難得其神韻,投筆而去。有人聞此於是感嘆,作詩一首為證:“
綠在石中巖作嶺
天門一洞到天穹
青峰碧寨春時冷
紫陌清溪夏意融
鍾烈不擒持斧魅
魯能何又鏤崖工
再嗟難畫無顏色
良嘆投毫繪未終
”
再說徽州的皇山,因為玉帝不再來了,宮殿無人修繕,年深日久,也就沒了痕跡。但是當年宮殿所在的那座山峰,仍然叫做天都峰。而如來休息的那座峰,也還叫做蓮花峰。沒有了天兵天將的把守,凡人也能上山遊玩。山的名字後來也改叫了黃山,取其山的顏色為黃色的意思。此山雖然不見了神仙,依然是美松奇石,雲蒸霧漫,泉水清清。宛如天上人間一般。有人遊玩到此,感念此山乃是當年神仙的住所,又見如此景色,作詩一首道:“
二峰巍聳瀑泉湍
石隱雲山霧現巒
松嶺難能棲月露
遊人有幸到天寒
”
且說在那天道斷絕之前,玉帝經常下界。每次下來時,都要在天門外的花園裡歇息。因花園四季俱有佳景,所以玉帝總在園內野餐。夏時享瓜果時蔬,春秋以鮮魚肥蟹,冬至則烤鹿脯佐酒。因園中無鳥鳴,玉帝便命一鳳凰入內,率百鳥歌唱,其美妙甚於仙樂之上。玉帝與眾仙每每流連忘返,有樂不思蜀之意。歌到興濃時,鳳凰引數孔雀化作美女舞於玉帝與眾仙之前,玉帝邊看邊聽,如醉如痴,西王母則總露出不悅之色。
那鳳凰因常在園中聽眾仙論道,天長日久,便得到一些悟性。平日裡自行修煉,已有了一些仙根。只要再多得眾仙一些善論,再修煉一百年,便可成仙得道。
等到共工撞倒天柱之後,玉帝不再下凡,花園也再得不到天水的澆灌。園中之樹不再開花結果,漸漸化作石峰。百鳥得不到食物,死的死,走的走。只有鳳凰仍然留了下來,她還希望有一天,玉帝帶著眾仙重新從天門走出來,花園重新開滿鮮花。她還能重新聽到眾仙講道,修成正果。
因為花園裡已經沒有了花和果實,鳳凰得不到食物,只好化成一個年輕的姑娘。她在天門附近的山裡,用木頭和茅草蓋了一個簡單的房子,種了一些糧食和蔬菜,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開始的時候,鳳凰生活過得還很平靜。不想由於周圍土地越來越貧瘠,許多山民為生活所迫,落草為寇,當了強人。這些強人的頭領知道了山中住著一個美麗的年青姑娘,就前來攪擾,都要搶她去做壓寨夫人。幾夥強人還為了爭奪鳳凰而大打出手。鳳凰沒辦法,只好在一個夜晚,施法術使看守的強人都睡著了。然後逃離了山裡,來到了沱江邊上的一個叫烏雞村的村子裡。一個姓沈的漁民收留了她,後來風凰就嫁給了這個姓沈的漁民。
那時候沱江的水是混濁的,村子周圍的地也是貧瘠的,四周的山也是荒山禿嶺。村民做漁民的打不到多少魚,種地的收不到多少糧食,日子過得都很艱苦。鳳凰接連生了幾個子女,和其它村民一樣,她一家的生活過得也很艱苦。鳳凰對家人都很好,總是想辦法讓孩子過得好一點。對鄉鄰也很友善,總是盡力幫助那些有困難的鄰居。村裡的老人小孩都很喜歡她。
鳳凰很長壽,丈夫死去了,兒女都死去了,可是她還活著。村民們只說她心地善良,所以得了長壽。直到她的孫子孫女都成了老人了,鳳凰終於快到了生命的盡頭。臨終的時候,她對後輩說道:“我本是天上的鳳凰,落難到了人間,我死後你們把我的棺木沉到沱江裡,我會保佑這裡的。”
後輩們以為她是老糊塗了,沒把她的話當真。鳳凰死後,家裡人披麻帶孝,在屋外搭了靈棚,擺上主要由白紙紮的花圈。靈柩就停在家裡的堂屋裡。白天請了幾個專做紅白喜事的吹鼓手,在靈棚裡吹奏。鄉親們紛紛前來祭奠,家裡的小輩便跪下磕頭,向來人答禮。中午和傍晚的時候,靈棚裡擺上了席,鄉親們照例來吃酒。到晚上吹鼓手都回去了,準備第二天再來,家裡人留下幾個小輩守靈,其它人也歇息了。
當天夜裡,有外出的村民發現鳳凰家的屋頂上有五顏六色的光暈,連忙來找她的家人。家人來到停靈的房間,守靈的人都正在打磕睡。家人叫醒了守靈的人,大家也看不出異常,於是一起出得門來,看到屋頂上果然有各色各樣的光暈,變幻無常。再回到屋裡,開啟棺木,看見棺木裡面只有鳳凰的羽毛,色彩鮮豔,閃閃發亮。家人這才相信鳳凰說的是真話,於是重新釘好棺木。第二天一早,家人和村民把棺木從家裡抬了出來,小輩在靈前摔了瓦盆,打起招魂幡走在最前面。家人和村民抬著棺木跟在後面。再後面是家裡的老人和女人。然後是吹鼓手,村民們就跟在吹鼓手後面。一路吹吹打打來到沱江邊,設定了祭壇。在祭壇上擺上各色祭品。由家中長者領頭,焚香跪拜以後,把棺木沉入了沱江。
從此以後,沱江的水漸漸變清了,周圍的山慢慢長滿了樹木,土地也變得肥沃起來。村裡的人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烏雞村也改名叫了鳳凰村。慢慢的鳳凰變成了一個鎮子,叫鳳凰鎮。漸漸又發展成了一個小城,就是今天的鳳凰小城了。沈家世世代代都住在鳳凰,後來出了一個名人,就是著名文學家沈從文。鳳凰現在也因為其獨特的風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人。有遊客來到鳳凰,坐在船孃劃的小船上,喝著當地的美酒,看著沱江兩岸的風光,聽船孃唱著古老的漁歌,於是詩興大發,作七絕一首:“
沱江悠遠到湘邊
曉照橋廊日映船
綠水無聲詩有韻
輕樓有黛畫無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