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明看著眼前的大公主,忽然之間明白為什麼會有今日的事情,只怕是皇上早就已經準備好了。
果然回到皇上的書房之中,就看見皇上一臉責備的看著明舒窈。
“窈兒,你的膽子也太大了,那可都是父皇書桌上的機密文件,你居然就這麼一聲不響的拿走了。”皇上雖然嘴上怪罪,卻拍了拍身邊的位置讓明舒窈過來做下。
明舒窈乖乖過去做下之後,拿起一旁的葡萄刨了起來:“父皇,我這可都是未雨綢繆,不然朝堂上的那些老傢伙日後如何能夠信服孩兒。”
“還有就是父皇明明知道我不過就是一個公主,若是我立於朝堂之上,那些老臣難免會不服,父皇還把我退出去了,父皇這不是害孩兒嘛。”明舒窈倒打一耙的逗著皇帝。
前世的時候自己可以說真的就是趕鴨子上架當了一個皇帝,可是如今自己既然可以提前接觸官場之上的這些老臣,自然要早早打算。
皇上長嘆了一口氣看著明舒窈:“那朝中的老臣各個都是人精,你如今這麼做就是在樹敵,你日後可要怎麼辦才好。”
“無妨,女兒必須要現在朝堂之上立穩,才能考慮後面的事情,倒是父皇你如今的身體要緊,這些事情就交給女兒來處理吧。”說完之後眼神示意李公公讓其將父皇不肯喝下去的藥拿過來。
李公公將那藥碗拿過來之後,皇上皺著眉頭:“這藥不光苦,喝完之後朕頭暈腦脹的難受,睡下之後也不得安穩。”
此話一出讓明順村心中頓時警鈴大作,這藥十分古怪啊。
不過明舒窈倒是未曾多言,反倒是轉而放下了藥碗拿了一旁的糕點過來:“這藥既然這般難喝,那咱們今日就不喝了,等過兩日我叫人去找宮外的大夫過來,說不定比宮裡的太醫醫術還要好一些呢。”
只見一旁的李公公這個時候出來勸阻道:“哎呦我的大公主啊,良藥苦口,如今怎麼您也由著父皇的性子來了。”
明舒窈當即有些不悅的看向李公公“父皇貴為天下的君主,一碗藥喝的不舒服未上門而要強迫自己,這是什麼道理。”
說完之後氣惱的一把將那藥碗裡面的藥汁倒了個乾淨。
“大公主……”
明舒窈絲毫不在乎。
反倒是這個時候門外的小太緊進來通傳:“皇上,大公主,明貴妃在外面候著呢,皇上可要見見啊。”
“讓她進來吧。”
皇上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悅之色,自從皇后去世之後,父皇對任何人都是這樣一副淡淡的模樣。
看著一個明媚的女子,雖然已經三十多歲,可是還是花兒一樣的面容,身上一席淺綠色的衣衫,看著讓人舒服不少,更是帶著幾分的舒爽。
明舒窈起身,盈盈一拜:“見過貴妃娘娘。”
“起來吧,大公主去了一趟長安,人倒是越發的漂亮了。”名貴妃笑著打趣道。
明舒窈倒是淺淺一笑:“哪裡比得上貴妃娘娘天姿國色。”
說罷之後在看著眼前的人明貴妃,貴為三皇子的生母,也是宮裡最早的一批人,之前太后在世倒是十分得眼,可如今太后不再,她的位份最高,這後宮之中有不少的事情都歸這位貴妃娘娘管著,也算是個厲害的人物。
明貴妃膝下只有一子就是三皇子明澄,不過母子二人的性格倒是差了許多,三皇子是個行事衝動魯莽之人,脾氣更是囂張跋扈,十分火爆,可是明貴妃卻是一個實打實的的溫柔如水的女子。
“你怎麼過來了,可是老三又闖禍了,你來找朕給你解決了?”皇上看著眼前的明貴妃,淡淡的問了一句。
明舒窈趕在明貴妃之前開口道:“父皇這麼說可是錯了,三哥如今可懂事了,女兒前兩日回京,三哥還去接我了呢。”
“這本就是一個作為哥哥應該做的,省的整日裡在外面胡混,到處惹是生非。”皇上說起三皇子也不由的頭痛起來。
明貴妃聽了這話也不惱,只是告罪:“是皇上,是臣妾教子無方,讓皇上您費心了。”
“罷了,你也是個做母親的,日後多管教著也就是了。”
明舒窈倒是覺得眼前的明貴妃十分的奇怪。
明知道父皇不喜歡三皇子的脾氣,還有著惹是生非的性子,怎麼之前三皇子每每做了錯事,總是求著父皇來做主。
明貴妃看皇上的臉上已然出現了幾分不悅之色,立馬開口道:“皇上息怒,臣妾這一次來,是想要替澄兒謀一份差事。”
“哦?”皇上意外的挑眉看了看眼前的明貴妃。
明貴妃也不遮掩:“不瞞皇上說,這孩子如今見著太子和大公主如今都開始做事情了,總覺得自己要被妹妹給比下去了,所以這不是也求著臣妾進宮來找份差事嘛。”
“他那個性子,能去做什麼。”皇上十分不滿的開口問道。
如今一個二個都開始打量著自己手裡的位置了,怎麼是怕自己死的太早了嗎。
明舒窈第一次饒有興趣的看著眼前的明貴妃。
這個貴妃可真是十分的有意思啊。
“這孩子自小是個魯莽的性子,臣妾想著日後若總是這般總是要惹出許多的禍事來,不如把他放到軍營之中去好好歷練一番,日後也是一個長進,皇上您覺得呢。”那明貴妃帶著幾分期盼的眼神看著眼前的皇上。
不過皇上可是不買她這個帳啊。
“他如今能把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先幹好久不錯,這般胡鬧日後難成大器。”
說完之後皇上就十分不悅的想要明貴妃出去了。
明舒窈也不曾說話,她自然是知道自己和太子驟然監國,讓這些原本安分的皇子一個個都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只是這一世,意外皺生,不知道結局是否會如前世一般。
她真的適合做這個皇帝嘛。
明貴妃還想開口求一求:“皇上。”
皇上忽然之間開口道:“你若是真有這個心思,就讓他去長安。”
明貴妃大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