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夢入大唐> 第一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

大食人的將軍很煩惱,正做了一個不得已的選擇。

大食人的哈里發國是一個新生的帝國,剛剛建立二十一年而已,先知默罕默德也才蒙主召喚十九年。

新生的帝國朝氣蓬勃,靠信仰凝聚計程車兵樸實敢戰,親自接受過先知教誨的軍官們信仰堅定,公正嚴明。在大食人這裡,甚至還沒有剋扣軍餉這回事發生。

這樣一支軍隊一建立,就顯示了強大的力量。短短的時間裡東征西討,迅速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和羅馬帝國和波斯人的力量發生了碰撞。

開始的時候,面對立國四千年的老牌兒強國波斯,大食人還是非常謹慎的,採用的是搶一把就跑的策略,連他們自己都沒有自信能戰勝強大的波斯帝國。

誰知啊,老大的波斯帝國已經腐敗顢頇,表面的強大背後是裡子的虛弱。打了幾仗後,大食人發現貌似強大的波斯居然不堪一擊,一下子膽子大了起來。

身穿白袍,頭戴頭巾,手持反曲彎刀的大食士兵潮水般湧向波斯,拿下了兩河流域,攻上伊朗高原,進軍法爾斯,佔領呼羅珊,大軍鷹旗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老大的薩珊波斯轟然倒地。

吞併了波斯後,大食人的哈里發國已經成了世界第一等的強國。向西攻打羅馬帝國,大軍還到了埃及。

北面採用溫和的政策歸化波斯人的同時,開始向大夏試探,準備在中亞進行新一輪的擴張。隨著鷹旗四處飄揚,大食人也進入了他們的黃金時代。

大夏就不是一個國家,二十七個小國互不統屬,大食人的搶劫很順利。要不是吞下波斯有點兒消化不良,短期無法聚集大軍,大夏早就歸了大食了。

大食人在波斯制定制度,完善統治,有空了就派小股部隊到大夏打打草谷,滿載而歸,小日子本來過得美滋滋。

誰知大夏人被打怕了,竟然投了北面新成立的粟特聯盟。

大食人本來就是商業起家,阿拉伯商人走遍世界,長安都是經常往來的,對同為商人的粟特人毫無畏懼,該搶還是搶。

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這粟特聯盟存在沒多久,搖身一變,成了吐火羅國。

這個訊息剛傳到麥加沒多久,吐火羅國又變成了大月氏國,歸順了唐朝,變成了大月氏都護府,如今又變成了大都護府。

有句話叫“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這名字一年變四次,人還是那夥人,難道就能變強麼?讓大食人驚奇的是,還真變強了。

隨著名字的變化,大夏駐紮了唐軍。幾仗下來,大食人感受到了唐軍和大夏的部落兵是完全不同的物種,打劫隊伍去大夏碰到了硬骨頭,搶不到東西了。

被打疼的大食人分化成了主戰派和主和派。神奇的是兩派沒有爭起來,大月氏國既然是唐朝的藩國,這就有操作的餘地。

在大哈里發奧斯曼的協調下,戰和同時操作。一方面遣使長安,對大唐稱臣。另一方面調兵遣將,決定真正試試大月氏國的成色。

我都向大唐稱臣納貢了,我們兩個藩國打起來你大唐不能管吧?反正我贏了,向你納的貢就更多,你大唐作為宗主國,反正是不虧的。

所以稱臣納貢的使團前腳去了長安,後腳試探大月氏國的軍隊就出發了。

真正要打仗了,才發現,有正規部隊守衛的大夏,可就難打了。大食人不是怕打仗,怕的是大夏的地形。

大夏幾乎全是山地,大部分地區大軍難以行進,只能從幾條大道進軍。大軍一旦遭到阻擊,很容易進退兩難。

後世這裡被稱為帝國墳場,好幾個世界強國在這裡吃癟,地形複雜是很重要的原因。

如今大月氏守將邵樹德立寨於要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大食將領是知兵的,知道強攻必然損失慘重,於是定下了派小部隊繞山路奇襲,裡應外合的策略。

這一千大食騎兵在山裡轉悠了半個多月,歷盡千辛萬苦,總算找到了通往巴米揚的小道,結果一出山谷,就看到五百士兵在巴米揚河的對岸。

好在自己比對方人多,還可以打。誰知雙方還沒接陣,邵樹德的部下從西面來增援了。

他們是怎麼迅速發現自己的呢?這個事情已經不重要了。

自己這一千士兵本來就不是來打巴米揚城的,這是不可能的。自己來的目的就是吸引邵樹德的注意力的,準備攻擊巴米揚大佛的洞窟,動靜越大越好,最好引得敵人把自己包圍。

哪怕最後全軍覆沒,只要吸引了足夠多的敵軍,西面的主力就可以突然現身,攻下橫在山口的敵軍營寨,擊敗敵軍主力。

這一千人就是送死來的,出發的時候士兵就全知道,不過士兵們並不怕死。為了神聖的目標陣亡,流著牛奶和蜂蜜的天堂裡,有七十二個聖處女等著他們。

讓大食將領煩惱的是,這來增援計程車兵不夠多啊,沒有達到削弱敵軍大營的目的。

河北面的五百人是哪兒來的?這兩夥敵人合流,就比自己兵力多了,不用邵樹德的大營再增援,那自己的目的就達不到了啊。

一千騎兵以行軍速度前進,大食將軍正在琢磨怎麼搞個大場面好把邵樹德本隊調動過來,似乎很難啊。突然發現增援計程車兵獨立列陣,巴米揚河北岸的五百人竟然冷眼旁觀。

真是阿拉保佑,敵人竟然是傻的,或者他們內部派系不和?這不是給了自己各個擊破的機會?不能讓敵人有機會改主意,將軍一舉反曲彎刀,“衝鋒!”

大食人的騎兵也是花隊,能騎射能近戰。一般的部隊要形成陣列,要調整很久,大食將軍的想法兒就是趁敵軍陣型不整的時候沖垮他們。

大食人將領已經反應很快了,卻發現敵軍列陣的速度更快。手持錘矛的騎兵衝到近前的時候,面對的已經是成排的槊尖兒。

這就囧了,自己這支部隊是來襲擾的,加之山路難行,就沒攜帶長兵刃,只帶了錘矛。錘矛只有四五十厘米長而已,攻打持長兵器的步槊陣非常吃虧。

不過西面的大軍已經出發,自己要是逃走,此戰就完全失敗。就算以寶貴的騎兵一命換一命,也要拼掉這些騎馬步兵,然後跟河北面的騎兵相爭。

到時候就是北面的騎兵是弱雞,也不消滅他們,假裝打得殺聲震天,爭取把邵樹德的主力吸引過來。

大食將領心裡做著計較,大聲呼喝,大食騎兵帶著決死的信心,高大的阿拉伯馬奮起鐵蹄,如一股洪流,衝擊在了步槊陣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