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青一行拐出儲奇街,便見道路兩旁花樹銀花,百姓三五成堆聚在樹下嘖嘖驚歎。
“聽說這燈籠綵球綵帶什麼的,可都是於府掛的!”
“那可不?於二小姐搖身一變,成了太子妃,可不是大喜事一樁?掛掛燈籠啥的還不正常?”
“嘿!你這就不知道了吧?哪是因為太子妃!是於夫人知道於相還有滴血脈在世,欣慰之餘,趕緊求了皇恩,讓長公主認祖歸宗呢!”
“於府蕭索已久,子嗣折損得兇,白得一個大閨女,是得好好慶祝慶祝!”
“哎唷,難怪府尹大人如此鐵血懲治造謠者呢!看看這都說的什麼事兒!皇后娘娘豈會是那等不守婦道之人?!”
“不過,這認祖歸宗可得證據,於丞相已蓋棺入土這麼久,於府拿什麼證據來認親啊?”
一路聽著高談闊論,靠近於府。
府門附近,早已擠滿圍觀群眾,摩肩擦踵,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福萬全帶來的二十名禁軍好不容易開出一條通道,護衛于丹青等人來到府門前。
於夫人早已率一眾於氏族人候在此處,人人喜笑顏開,頻頻朝皇城方向拱手謝恩,皆道天恩浩蕩,於府有福,皇后娘娘教匯出長公主這般優秀的女子,竟成了於府女,見於丹青等人到來,眾人這才熱熱鬧鬧的將他們迎進了前院正廳。
巳時一刻,吉時到。
於夫人,族長,十六名長輩代表,于丹青,還有癱瘓在榻的於老夫人,按序列好,楚靜跪於廳中,其他族人於廳門外觀禮,族長例行致辭,場面嚴肅而莊重。
于丹青讓丁蘭把她代筆所寫的僑姑姑臨終遺書交給族長,族長聲情並茂的唸了,惹得眾人嘆息連連。
接下來,於夫人按于丹青信裡的吩咐,為楚靜改姓不改名,將以於靜之名寫入於氏族譜,謂信陽於氏第六十八代子孫於文正之庶出長女。
“庶出”二字一出,廳堂內外登時響起陣陣抽氣聲。
眾人似乎這才驚醒,長公主認祖歸宗,于于府自然是好事一樁,於長公主而言,卻是從一國嫡長公主淪為庶民府中庶出長女的毀滅性轉折!
長公主,哦不,於靜,於靜面無表情獨自跪在廳中,承受著各種各樣的視線,背脊挺得筆直,金絲雲線水紋袖中雙掌死死握成了拳,精緻的指甲摳入掌心,刺疼。箇中滋味,唯有自知。
改姓之後,於靜起身,在早已擺好的香案上祭祀祖先,爾後入於府祠堂上香磕頭,接著,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於府,上車上馬穿過喧囂人群,奔赴於氏墓園,於靜親自為其父於文正掃墓,掃墓之後,再招搖過市回到於府喝喜慶酒,以於靜之名寫入族譜錄。
至此,認祖歸宗禮成。
於靜全程板著臉,禮一成,轉身便往府外走。
于丹青和於夫人說了幾句,也離開了於府。
出得府門,圍觀百姓已散盡,福萬全領著二十餘人立在高牆下,楚靜已不在,殘陽暮色裡,前方一輛馬車正快速狂奔,馬後塵埃飛揚,落葉飄轉,迷人眼。
“娘娘,您是回宮還是?”福萬全點頭哈腰迎上來,樂呵呵詢問。
于丹青收回視線,略略一笑,走下臺階,“回宮。”
*
永乾宮。
寢殿內,八面華帳,燭影綽綽,帝王斜臥龍榻,眼瞼半闔遮住了眸中神思,卡白臉色在紅燭光裡染上幾分生氣兒,只聽他淡聲問,“那麼,百姓是何反應?”
一名黑衣龍衛垂首跪在龍榻前,寒涼入骨的聲線平靜陳述著,“於府車馬進出城時,沿途圍觀百姓甚多,莫不讚吾皇聖明大度,嘆皇后喪女之痛,贊皇後母儀天下,得知真相後仍待於大小姐如己出,嘆僑姑姑仁善忠厚,死得不值,賀於丞相尋得骨肉,賀於府再添新人,贊於夫人賢良淑德,嘆於大小姐命運多舛,感蒼天造化弄人。”
永顯帝轉了下拇指間血玉扳指,“嗯,退下吧。”
龍衛應是,轉眼消失不見,只附近華帳輕晃了下。
“倒有些能耐。”永顯帝輕哼了聲,情緒莫辨。
*
于丹青回到昭文殿,換下這身打於氏墓園走了一遭的衣裳,稍事妝扮,隨意用了晚膳,便乘軟轎去往永乾宮。
永乾宮正殿門外,小全子再見於丹青,行了禮,看一眼遠處黑黢黢的天兒,殷勤笑問,“娘娘可是來複命的?福公公已經向皇上稟報過了,您奔波了一日,該是累了,早些回去歇著吧。”
于丹青淡笑搖頭,“多謝公公美意。我有急事求見父皇,還請公公通稟一聲。”
急事?
皇后已瘋,流言也已壓下,還有什麼急事?
小全子疑惑的瞅了瞅她,立馬又笑眯了眼,應了聲是,便進殿通稟了。
------題外話------
親們,愚人節快樂!^^
另外,我想求個月票?O(∩∩)O哈哈~
文文寫了一年多,本月差不多就該完結了,猛然想起,我還沒正兒八經求過月票,貌似有點遺憾~
賣萌打滾,各種姿勢求親愛的們拿月票甩我~甩完再順手領個小紅包哈~【捂臉笑】
愛你們,麼麼麼!
本書由滄海文學網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