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齡屏作為位高權重的丞相,又是當今聖上的親外公,誰敢不給幾分薄面?這不,今日是孟齡屏的六十大壽,這丞相府的門檻只怕都要給來賀壽的人踏平了。
孟齡屏正在大廳宴客,一聲“護國侯到!”讓他連忙起身迎接。
“侯爺大駕,真讓老夫蓬蓽生輝啊!”孟齡屏拱手施了平禮。
“本侯在此恭祝孟丞相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本侯備了點薄禮,本侯回京不久,沒什麼時間準備,還望孟丞相海涵。”秦崇州也拱手回禮。
孟齡屏是三朝老臣,勞苦功高,秦崇州心裡也是頗為敬佩的,也是因此才會來孟齡屏的壽宴。
“侯爺言重了,請上座。”孟齡屏示意身旁的家奴接過秦緒手上的壽禮,這才側身請秦崇州入座。
在場的大多是朝中大臣,亦或者是京陵城有頭有臉的人物,見了秦崇州都急忙止了交談,起身向秦崇州行禮。
這裡論品階,便是孟齡屏和秦崇州最大了。秦崇州自然而然地端坐在上位,才免了眾人的禮。
孟齡屏與秦崇州寒暄了一番後,捋了捋花白的鬍子,問道:“對了,說起來侯爺一直忙於戰事,尚未娶妻,這次回京,若是侯爺有心儀的人選,可請陛下賜婚,這樣豈不是美事一樁?”
孟齡屏這話倒是吸引了在場不少人的注意,特別是家裡還有待字閨中的家眷的,秦崇州這般的人物,戰功赫赫,又生的儀表堂堂,自然是金龜婿的不二人選。
“承蒙孟丞相掛心,只是本侯常年征戰,對這風月之事知之甚少,也不放在心上,目前並沒有成家的打算。”因是孟齡屏的問話,秦崇州出於尊敬,便也認真地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孟齡屏聞言,卻哈哈笑了兩聲:“侯爺這話說得倒像是老夫年輕時候。當年老夫也是誰都看不上的滿滿傲氣,還不是被老婆子那刁蠻勁給收服了!”
孟齡屏這話惹了滿堂鬨笑,一個大臣道:“孟相這是看夫人不在,才敢這麼說的啊!”
“對對對!還好老婆子在後院款待各位家眷呢!”孟齡屏聽了也不惱,反而樂得合不攏嘴,花白的鬍鬚一抖一抖的。
孟齡屏斂了笑,心下有幾分思量,又道:“侯爺留久些吧,老夫和侯爺也許久未見了,待會兒好好喝兩杯。”
“那本侯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此時後院花團錦簇,與各位夫人小姐的如花笑靨,倒是相得益彰。
其中一位身著柳色煙羅裙的姑娘姿色尤為突出,見她面若桃花,胭脂淡抹,如春水般波光粼粼,體態纖纖,氣如幽蘭,仿如水中央亭亭玉立搖曳生姿的青蓮,遠觀而神往。
只是水下是糾扯不清的蠻根還是粘稠汙穢的淤泥呢?只怕岸上的人是看不見了。
美人確實美矣,只是她眼中流露出的煩躁卻減少了幾分美感。
沐婉兒此時略有些心煩意亂,也無意和其他夫人小姐說笑。本以為來了這丞相府可以見到秦崇州,可是這男子們在宴客廳,夫人小姐們在這花園,別說見面了,身影都見不到,實在是令人心急啊。
當年國喪,北周國出兵進犯,秦崇州自請出戰。那日,他額系喪條,面若冷霜,身騎駿馬,周身散發出一種悲憤交加,視死如歸的氣息,讓沐婉兒看一眼便芳心暗許,再難遺忘。
小桃見自家小姐心情不佳,找話題道:“小姐,您等了侯爺三年,辭了多少上門說親的好人家,可算把侯爺盼回來了。”
小桃的這句話卻讓沐婉兒更添擔憂:“可是他並不知道我這個人的存在……”
“我的好小姐,您可是京陵城第一美人,又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侯爺雖說眼光挑的很,一直沒有入眼的,可是小桃保管侯爺一見到咱們小姐,就拜倒在您的石榴裙下。”
“可是我連侯爺一面都見不到……”
“小姐,丞相夫人來了。”小桃見沐婉兒魂不守舍的樣子,趕緊提醒道。
沐婉兒這才回過神,和眾人一起走上前見過孟夫人。
“請恕老婦招待不周,老身前幾日略感風寒,方才歇息久了,這才來遲了,望各位夫人小姐莫要見怪才是。”
眾人又都客氣寒暄了幾句。
一位夫人目光落在孟夫人身旁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身上,正奇怪女眷聚會,孟夫人怎麼還帶了個男子前來,便好奇地問道:“丞相夫人,不知這位是……”
孟夫人還沒來得及答話,那少年搶先回答道:“在下免貴姓畢,家父是城南藥鋪的郎中,今日上門為孟丞相賀壽,想起夫人這兩日身子不爽,也來問候。在下見夫人仍未病癒,便自請跟隨在身側照料。”
孟夫人聞言,面露幾分擔憂,見了少年悄悄送來的一個安撫的眼神,只得順著他的話補充道:“這個孩子十分懂事,老身見了喜愛的緊,正打算收了做個幹孫兒呢。”
在場的人哪個不是浸染後宅多年,心思深沉的,聽了孟夫人這話心裡都跟明鏡似的。
明眼人一看便也知道怎麼回事了,這是女賓的宴客場所,孟夫人帶了一位正值成家年紀的男子來,這個意圖不是擺明了嗎?
大家看得出孟夫人是對這位小郎中喜愛的緊,這算認了幹孫兒,等到孟丞相百年之後,當今陛下可會認這個幹兄弟?
說到底也就是個窮酸郎中,還想攀高枝?沒門。
但是如今礙著孟夫人的面子,眾人面上自然不敢表露什麼,皆是笑著問好。
氣氛正有些許凝滯的時候,一個家奴走前來,道:“夫人,老爺說,前堂的各位公子少爺們都是文雅之人,怕他們大老爺們處得不痛快,不如讓各家公子和各位夫人小姐去風荷臺那邊賦詩做遊戲,問夫人意下如何。”
這話剛好解了尷尬局面,孟夫人忙道:“還是老爺主意多,快去請吧。”
一位夫人道:“我們這些婦人就在這閒聊便好,夫人帶著這些女兒家們去吧。”
“如此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