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一百一十章 李白與名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章 李白與名茶

長江西陵峽附近的玉泉寺是一座古寺,始建於三國時期,歷史悠久。寺中出產一種名叫“仙人掌茶”的名茶。

今日提起它,還有一段悲壯的故事,在荊山一帶流傳甚廣。

傳說很早以前,在一場戰亂中,玉泉寺遭到空前洗劫,玉泉寺被燒,二百餘名和尚死傷一半。此時,恰逢大慈大悲觀世音派遣的一位仙人視察三峽水情,剛好路過這裡,見此慘景很是傷心。

當時仙人就伸出右掌,口含仙水向前噴去,隨著手掌向上抬,便漸漸地從地裡長出了一株株、一窩窩青翠的茶樹來,隨著茶樹的生長,這時奇蹟也就出現了,那些在大火中喪命的和尚,竟也一個個死而復生了。

寺院裡的和尚頓時明白,這死而復生肯定與茶樹有關,於是立即採茶煮湯給受傷和尚服用,不久,凡是喝了“仙茶”的和尚身體都好了。

這時,大家趕緊跪地向南海觀世音派來的那位仙人禱告。

從此,玉泉寺有了茶園,那茶樹是仙人伸掌召喚出來的,製出的茶葉形狀似掌,為了紀念那位仙人,寺裡和尚就把這種茶叫“仙人掌茶”。

與此同時,又將觀世音菩薩和仙人的佛像都刻在石碑上,紀念其功德,至今仍立於寺內。

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是飲茶和茶文化的愛好者,他有詩云:“生怕芳茸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夜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這些膾炙人口的詩篇,有如茗茶之芳潤,千古留餘香。

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中說的明白,這是他於天寶三年(744)在金陵與族侄僧人中孚相遇,其侄贈詩與仙人掌茶,詩人即以此詩為謝。

在唐代的詩歌中,這是早期的詠茶詩,為茶文化史留下了一段寶貴的資料。李白在《序》中寫道:

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熱,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餘遊金陵,見宗侄僧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示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其詩讚雲: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此詩是一首詠茶名作,字裡行間無不讚美飲茶之妙,為歷代詠茶者讚賞不已。

著名的仙人掌茶是一種佛茶,其形如仙人掌,產於荊山南麓延伸地帶。中孚禪師僅給李白送了數十片,可見當時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貴。

李白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對於茶亦可謂見多識廣,惟獨對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睞,足以證明仙人掌茶的品質魅力。

李白在詩中生動描寫了仙人掌茶的獨特之處。

前四句寫景,得天獨厚,以襯序文,後八句寫茶,生於石中,玉泉長流,“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好的生長環境培養了上乘的品質。

最後八句寫情,以抒其懷。李白獲得玉泉仙人掌茶簡直是欣喜若狂,他在序文中聲稱,以後的高僧大隱能夠知道這種茶,就是由於中孚禪師和我青蓮居士啊!

玉泉山遠在戰國時期就被譽為“三楚名山”,山勢巍峨,磅礴壯觀,翠崗起伏,溪流縱橫。這裡山間雲霧瀰漫,地下乳窟暗生,山麓右側有一清泉噴湧而出,清澈晶瑩,噴珠漱玉,名為珍珠泉。泉旁有玉泉寺,是佛教的著名寺院。

在隋代開皇年間,由智者國師建立,是天台宗的重要祖庭,也是禪宗北宗神秀大師傳禪的道場,它與江蘇南京的棲霞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山東長清的靈巖寺,素稱為“天下四絕”。寺僧李英法名中孚,通佛理又喜飲茶。這樣一個神仙洞府居然還產茶,真是上天賜福!

所以中孚每年在乳窟採茶,製成仙茗,以形名之“仙人掌”,以茶待四方賓客,以茶供佛。正所謂佛茶一味。

當年中孚雲遊金陵棲霞寺,幸逢族人李白,以仙人掌茶相贈,李白以詩作答。

茶因人名,於是仙人掌茶也便沾光入了唐代名茶譜。

這日上午,農天一暢遊玉泉寺。

他進入一個山壁,前有佛像,忽見岩石嶙峋,極窄的裂隙裡躥出一枝燦爛的花朵,粉色的小喇叭微微仰起,諦聽世界。那是山中石窟群落,花朵上方恰有一尊佈施像,寧靜,優美,慈愛。

一低眉,一仰望,那花天然成了佛前供花,花亦不凡,是生地花。生地根為地黃,是一種難得的中草藥,生長極其用心,深吸地氣精髓,“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輕身不老。”農天一眼尖,一眼識破。

這時,農天一進到寺內茶室品茶,與一和尚攀談起來。

和尚道:玉泉仙人掌茶集綠茶蒸青、炒青、烘青三大加工工藝於一身,形成了獨特的品質特徵: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沖泡後芽葉舒展,湯色嫩綠。

農天一抿口茶說道:飲之滋味鮮嫩爽口,清香淡雅持久。

按照現代生物學觀點,玉泉仙人掌茶,含有豐富的茶多酚、茶氨酸、維生素等物質,具有驅散疲勞、清心名目、生津止渴、利尿止瀉、清熱解毒、鎮咳平喘和消食減肥等功效。

仙人掌茶的生產歷史,據《全唐詩》第178卷及《玉泉寺志》記載,始創於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和尚講起寺廟過去的茶事:每當春茶競相迸發之際,寺內僧人就在珍珠泉水匯結成的玉泉溪畔的乳窟洞邊,採回茶樹的嫩葉,運用熟練的製茶技術,製出扁形如掌、清香滑熟、飲之清芬、舌有餘甘的名茶。

農天一接著說:珍珠泉名不虛傳。乳窟多,泉水極為深邃了。

和尚繼續說道:到宋代時,玉泉寺“能樓者九,能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規模宏大,僧人達數千。佛教僧人坐禪是必修課,坐禪均以茶提神清心,每寺必有茶,每僧必善茗。

農天一略通佛教,便說道:飲茶能提神清心與禪宗的坐禪意念相通,故有“禪茶一味”之說。

和尚見農天一氣宇軒昂,談吐不凡,已有幾分欽佩:施主乃高人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