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示茶葉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示茶葉祭

茶祭,是古人的一種創造。

其實,茶作為一種祭品,早在兩晉時期便已經興起。當時主要是南方一些地區,而黃河流域一帶興起以茶為祭,則應該是唐代中期以後的事情了。

古人視死如視生,生前享用的物品,死後也要能夠享用。而茶作為一種宮廷和民間都喜愛的飲品,被當作祭品就不足為怪了。

於是以茶葉作為祭品,就有了某種神示,無論是尊天敬地,還是拜佛祭祖,比一般以茶為禮,要來得更虔誠、更講究一些。

皇室用於祭典的,全部是進貢的上好茶葉。一般寺廟中用於祭佛的,也是要選用最好的茶葉。如《蠻甌志》記稱:“《覺林院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驚雷莢(中等茶,自奉以萱草帶(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蓋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

因此,從記載中不難看出,以茶為祭的普遍和以茶為祭的受重視程度。

汪秀才對農天一說:在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這樣三種形式:

一是在茶碗、茶盞中注入茶水,以示敬重;二是不煮泡只放以幹茶,以示敬意;三是不放茶,只放置茶壺、茶盅,以作象徵。這些講究的都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感。

農天一連連點頭。

但也有例外,如明徐獻忠《吳興掌故集》載:“我朝太祖皇帝喜顧渚茶,今定製,歲貢奉三十二斤,清明(前二日,縣官親詣採造,進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在宜興的縣誌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汪秀才道:這就是說,在明永樂遷都北京以後,宜興、長興除向北京進貢芽茶以外,還要在清明前二日,各貢幾十斤茶葉供奉先殿祭祖焚化之用。

農天一接著說:這些只是貢品而非飲品。

在荊山一帶,自古就有以茶祭典的或大或小活動。

這天,在太平寺金頂朝拜後,農天一跟著其父往山下慢行,待到半山腰時,便看見一大片茶園漫過山腰,隨著山巒的起伏,拱起優美的弧線。這裡,便是太平雪芽生長的“金頂茶園”了。

站在茶園中,他倆看見修剪整齊的茶樹特別的有精氣神,彷彿一波又一波的綠色波浪,在微風中朝氣蓬勃地湧動,最後湧向浩渺的遠方……

輕風徐來,清新的空氣裡飄散出一種難以表述的清香。靄靄的霧氣,低低地貼著茶樹,遠遠望去,整片茶園由青轉黛,生出幾分飄渺的美來。想來是因這山中終年梵音如潮,佛香嫋嫋,鐘鼓悠悠,甘露沐浴,使得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有了佛性。

他倆看到了金頂茶園,飲雪萌芽的奇觀了。

茶園旁有個雪芽茶莊,由和尚專門輪流打理。父子倆走累了,歇歇腳,就進茶莊品茶。水是雲霧山的水,茶是雲霧山的雪芽,一口下去,一身清氣,滿腹清香。

農天一看著熱氣騰騰的茶湯中,自語道,芽頭的形狀極為飽滿。

農廬告訴兒子:因為山中終年霧氣繚繞,茶樹的養分蒸騰很少,且山中晝夜溫差大,刺激著芽頭的營養不斷累積,所以每一顆芽頭都有著豐富的蘊藏。

農天一道:“茶湯鮮爽,極為甘醇。”

農廬說,山頂雪凍期較長,就徹底斷絕了蟲害的憂慮。

初春消融的冰雪滋潤著茶樹的甦醒,金頂上不斷飄落的雪花化成清涼的山泉流出,滋潤著茶芽的萌發。整個過程,無需要施肥,全部是自然而生的,這就是是大自然的厚愛。

正所謂雪芽雪芽,茶如其名,飲雪萌芽。堪稱一大奇蹟。

農天一忽然想起,茶有三次生命:首先是生根,發芽,抽枝,長葉,沐浴山水。

然後,採摘、揉捻、炒制……彷彿修煉成佛,終成正品。

最後,投身甘泉,綻放、燦爛,涅槃重生。茶,又獲得了新的生命!

在金頂佛山中品茶,別有一番滋味,農天一的心更沉靜了,對這得天獨厚的味道,也抱著一顆感恩之心。

農天一像在做文章一樣:茶香,茶淡淡,茶水清清,茶芽上下直立,栩栩如生。沸水衝續,湯色深入淺出。色如春的青綠,水如夏的炙熱,味如秋的甘醇。

所以農廬對兒子說,喝茶的時候,還要抱著冬雪般清淨的心情,才能感受到它奇妙的層次感。

農天一點頭稱是。

這就是雲霧山太平寺的雪芽,茶是雲霧山的精靈,雪是雲霧山的魂魄。

從金頂下來的第二天,正趕上普賢菩薩佛誕日。有云霧山第一門戶之稱的千佛禪院早早開始了太平雪芽茶的供佛道場。

農天一道:念一聲禪,供一杯茶。

其父亦言:十方叢林,八方來謁。

循著濃郁的香火氣息,走進佛院,心也變得平靜。往來的香客,在殿前的爐鼎點起高香,燃起寶紙,長長的桌案上,整齊地排滿了蓮花燈,燭火點點,溫暖又寧靜。

說起以茶供佛,茶與佛,淵源頗深。飲茶之風,最初起於寺院。茶聖陸羽,曾是個在禪院長大的小沙彌,跟隨師傅習得一手好茶道,後將茶道帶出寺院,訪茶事、著書立說。茶自古就是佛教清修時必備的聖品,因為茶:一味“苦”,二味“靜”,三味“簡”,四味“放”。茶禪相通,茶助禪修,以茶供佛,最恰當不過。

一誦香贊,十方諸佛皆知。大雄寶殿內的供養加持儀式開始了。

“僧家以茶為無上秒供,虔奉三寶。夫茶者,遇水捨己,而成茶飲,是為佈施;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為智慧。以珍品山茶供奉三寶,獲三寶加持,佛前供茶,功德無量,如意吉祥……”

一杯香茶捧在主持手中,吟唱著佛音,恭謹地供奉佛前。這是雲霧山上土生土長的綠茶,太平雪芽。佛山孕育,謹以禮佛,用採自雲霧山一千餘米太平寺周邊高山茶園的頭春茶芽,後經制茶大師二十七道焙茶工序精製而成,是供養山中佛座的專用禪茶。

佛前堆著小山一樣的太平雪芽茶葉,祈禱著佛祖對它的祝福與加持:讓茶葉承襲佛家瑞氣,禪茶合一,匯聚正、清、和、雅之佛門茶道精髓,使它的品飲者能卻百疾、驅穢氣、清心明目、智慧善根,了悟“茶禪一味”之真諦,常持“平常心”。

梵音如潮,讓人心沉如水,從頭頂到腳尖,都因滌盪而清淨。

眾香客排著長龍似的隊伍亦步亦趨,來到佛前,虔誠地接受供佛香茶的灌頂之禮。每個人都在祈禱,神情是那樣專注,讓人心生感動。被眾多朝聖者的心擁戴著,讓人有一種由心而發、想要虔誠跪拜的願望。

茶佛融為一體。信仰的精深,卻能讓人真實地感受,抑或真實地觸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