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春秋戰國的那些政客> 為什麼鮑叔牙會推薦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為什麼鮑叔牙會推薦他?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王朝分崩離析,再不復往日輝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皇家式微,自顧不暇,宗族子弟,坎坷蹉跎,當年姬姓,散落天涯。

東周自周平王東遷洛陽始,國力衰敗,諸侯見機,不甘人臣。遂群雄並起,諸侯林立。山東齊魯之地,有當年姜子牙後人為王,封國號齊。齊有大夫名為管莊,才有不逮,家道中落。遺有一子,名為管夷吾。

少年管夷吾早早地品嚐了艱難的世事,貧窮落魄的生活,很快讓這個少年見識到了殘酷的生存法則和冷漠的人心。他感受到了鄰里們鄙夷的眼神,似乎隱隱約約地,看到了金錢背後的巨大力量。

他的父親並沒有留下足夠耕種養活他的土地,也沒能告訴他如何憑藉鋒利的刀劍在亂世中搏個前程。在這個混亂的世界裡,既不能種出糧食,又不能從軍的少年,只好嘗試著,去做一個大家都不太看得起的低賤商人。

窮苦的生活教會了管夷吾謙卑地保護自己。既然決定做一個商人,他自然也明白沒有本錢連商人也做不成,只靠自己顯然是不夠的,於是,他想到了藉助別人的力量。

世道無情,人心冷暖。能夠保證自己平穩地在這個混亂而多災多難的時代活下去已經頗為困難。大多數人自顧尚且不暇,根本沒有餘力去考慮幫助一個落魄的官宦子弟。然而這個社會雖冰冷,卻也少了很多複雜的算計。吃不飽的人們只是想著如何讓自己吃飽,溫飽無憂的人們則更加願意淳樸而遵從本心去做事。

同是官宦子弟的鮑叔牙顯然比管夷吾活得更好,在齊國為官的父親讓他無需擔心是不是要考慮理想和糧食到底該選哪一個。直爽而富裕的鮑叔牙結識了落魄而鬱悶的管夷吾之後,幾番接觸,他很欣賞這個朋友,畢竟管夷吾早已踏足了那片世家子弟心生嚮往卻並不敢輕易涉入的江湖。

兼備了世家子弟學識談吐、才情休養與江湖遊俠圓滑玲瓏兩種氣質的管夷吾讓鮑叔牙敬佩不已,當他得知朋友的人生遇到了一些小小的挫折之後,毫不猶豫地決定幫哥們一把。

管夷吾和鮑叔牙就這樣開始了合夥經商。不料,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中,經商並不是那麼容易,於是三次買賣,都入不敷出。

只可嘆一聲,人窮志短,貧困的管夷吾顯然和無需操心溫飽的鮑叔牙不同,到了清算那點兒可憐的收益時,管夷吾只好厚著臉皮多要了些錢。鮑叔牙的朋友覺得很不滿,認為管夷吾一直欺負鮑叔牙。然而,鮑叔牙卻並沒當回事。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史記》

經商不成的兩人又開始想別的辦法。時值亂世,雖然家境落魄,但是那個年代計程車大夫階級仍講究培養子弟“禮、樂、射、御、書、數”這些技能。管夷吾也自然不例外,他的射術還算精湛。於是,他決定投身軍旅。

然而,管夷吾並不想就此拼命死戰,報效國家。一遇到硬仗,他掉頭就跑。軍隊裡對這種懦弱的行為自然很反感,於是多次逃跑以後他在軍隊裡也混不下去了。想去混個小官,可惜,他既沒有足夠的政治資本,又沒有合適的機會展現能力,三次混進官場,三次敗退。

此時,鮑叔牙又對管夷吾伸出了援手,他將自己的這個好朋友推薦給了齊國的繼承人之一——公子糾。

原本和齊國高層沒有什麼交集的管夷吾藉著這個機會,得到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全新機會。

其實,並非是鮑叔牙慧眼如炬,只是管夷吾足夠聰明。一個落魄的官宦子弟能夠與一位足以影響到國家繼承人選擇輔臣計程車大夫之子相識相交,這在剛剛從半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型的等階森嚴的春秋時期,並不容易。而管夷吾聰明地將自己足夠優秀和擅長的能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展示出來,成功地獲得了鮑叔牙的認可,進而得到了更深層交往的機會。這本身,就是一次完美的營銷。

同樣年輕而家境不同的兩個年輕人,都有各自所需要的財富。管夷吾希望獲得更好的生存空間,而鮑叔牙需要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管夷吾貧困的少年時代,讓他更多地獲得了走南闖北、感受生活的機會。而這份閱歷,實際上並不能完全吸引和打動生在豪門渴望探求的鮑叔牙。但是,管夷吾在擁有學自江湖的玲瓏世故同時,還具備著足夠高水平的學術素養。兩者結合在一起,極有可能會讓鮑叔牙產生一種“走南闖北經驗豐富,卻又知書達理知識淵博”的完美俠士之感。

管夷吾成功地將自己擁有的全部資源和能力整合一體,滿足了鮑叔牙的心理需求,旋即獲得了他的尊重和認可。隨後,憑藉鮑叔牙的幫助和各方力量,最大限度地將自己的無形資本轉化成為了能夠滿足自身需要的有形財富和社會地位。

這一次,或許是管夷吾無意中捕捉到了不同階層的需求,而用有限資源,滿足了更高層面話語權者的需求之後,自然也就獲得了自己所需要的良好機會。

雖然經商失敗,但是,能夠讓自己的能力和思想獲得鮑叔牙的認可和推崇,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場借勢而為的完美營銷。

甚至,當他的劣勢和缺點出現之後,也依舊能夠讓自己的第一個支持者不遺餘力地為他辯解,更是營銷中的典範。

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史記》

並非管夷吾算計人心到了如此之深,只不過他判斷出了最適合、也最能滿足自我需求的情況,選擇了有著足夠資源而且自己能打動的鮑叔牙罷了。

管鮑之交,名傳千古。然而,永遠不會有無權利的義務,也不會有無義務的權利。真正的朋友並不會因為同情而不斷地無條件地滿足對方的需求。那並非是友情而是施捨。他們永遠都會有一個能夠妥善地互相從對方身上獲得滿足自我需求的平衡點,以及由此不斷地互利互惠,共同向前。

雖然人生很美,真情很甜。但本質上,除了至親父母,其他人永遠都是殘酷地交易與相互利用。只不過在於雙方是否能夠觸控和把握到各自滿意的需求。而這個需求本身,是不是足夠讓雙方都對這場交易感到公平,也就是維繫著這個世界平穩的最強力量。

這一次,管夷吾將憑藉著這股力量開啟了新的人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