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二十五章 巫青研茶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五章 巫青研茶湯

藥茶,顧名思義,就是在茶中加入藥物或藥汁。經常喝藥茶,就可以起到降血壓、降血脂之功效。起初,神農氏發現茶,主要是為了治病救人,開發出藥用價值,之後人們才發展為日常飲品。

一天晌午,有位村民突然肚子疼痛難忍,發病時就倒在農廬家門口。

巫青見狀,非常著急。自從聽了班超用茶治病救人的故事後,包括祖傳“茶籽湯”,她就如法炮製。

之後,她又稍加改良,已精心調製出一劑茶湯,用的是:決明子15克、綠茶5克,開水泡服,農廬和她都試服過,效果不錯。

此時,病人突然患疾,疼痛難忍,在地上打滾,當下也沒有別的法子,治病救人要緊,她決定大膽一試,看看茶湯的效果到底如何?於是,她立即回屋將熬製好的茶湯取上一大碗,轉身來到屋外,把一碗茶湯遞給患病的村民,只見他“咕嚕咕嚕”一口氣喝完茶湯,一會兒功夫,患病的村民不叫了,肚子通暢了,疼痛消除了,剛才的不適也不見了。

患病的村民連忙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巫青連磕三個響頭:“你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巫青上前扶起這個村民:“你快起來,肚子不疼就好。”

在一旁看到這一幕的幾個村民,連連稱奇:這真是神湯啊!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就在當地迅速傳開了,方圓百十里的村民,都知道青蓮鎮的龍巖村有個神醫叫巫青!

藥香濃郁,茶韻悠悠。這年春天,一個趕考的青年路過龍巖村時,突發疾病,腹痛難忍。巫青見狀,照舊拿一碗茶湯給他喝下去,隨後病痛即止,不藥而癒。

這茶葉正是來自雲霧山天心岩的千年古茶樹所制,葉片肥大,清香持久,巫青所用屬於陳茶,有黃金般的花朵開放在茶葉上。後來,那位青年考取了狀元,回鄉後,為了答謝農家,他專程前來,將身穿的狀元袍披掛在那株古茶樹上,所以此茶又得名“狀元郎茶”。

農家出好茶的名聲不脛而走,或自飲,或邀幾位茶友品茗,無論是當地官員打點上級,還是外來客商,都必選農家茶葉作為貴重禮品送人。

又過了一些時日,巫青與農廬商量家裡的茶事。

巫青說:“我家的古茶樹長在天心岩上,從今往後,這茶就叫天心岩綠,這茶湯叫天心茶湯,如何?”

農廬稱讚道:“好,這名字響亮!”

從此,農廬家自制的茶葉和茶湯,在他們手上又有了新的名稱。在楚地荊山一帶,這“天心茶湯”就成為當時應對感冒、溼熱類疾病的良藥。老百姓把農家出產的茶統稱為“天心茶”。

俗語說得好,好事傳千里。一天,農家的茶葉進了宮,皇親國戚就拿出產自雲霧山的“天心茶”,孝敬太后。沖泡好後,給太后品茗,太后喝了一口,頓時清香撲鼻,雙眼即刻舒適許多,喝完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后高興地說:“這天心茶,真是靈丹妙藥。”

今日立夏。巫青別出心裁地熬了立夏茶湯,對農廬說:

“不喝立夏茶,一夏苦難熬。”

農廬接過茶湯,端起碗就咕嚕咕嚕地一口氣喝完,放下碗,說:“真舒服啊,多謝娘子的立夏茶。”

巫青瞭解四季變遷對茶性的影響,對農廬說:

“四時茶飲,各有不同,春採明媚之茶,夏取靜心之茶,秋宜淡泊之茶,冬則煮一壺溫厚的老樹茶。”

農廬聽後,覺得這話挺新鮮,笑笑說:“娘子就是明堂多,這飲茶都被你弄出這麼多道道。”

巫青笑著說:“當然有門道了,飲茶也是要遵循自然法則的,這樣才能起到養生的作用,延年益壽嘛。”

今天是個好天氣,巫青見藥材快要用完了,就跟農廬說:“你今天上山,去尋些地道的藥材來。”

“好的,我這就上山。”

說完,農廬帶上乾糧,拿上工具和布袋,就進了山。

原來,巫青是想嘗試新茶湯炮製技法。農廬按照巫青說的,多找崖上的,林密處的,溪流邊的,溶洞旁的草本植物。

自巫青來到農廬家,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更準確地說,巫青像一位老師,夫妻倆一有空就到在山裡轉悠,巫青教農廬識別藥材,講解藥性。以前他只知道少數的土名,至於有什麼用處,就無從談起。經巫青點撥,時間一長,他現在對山裡的藥材基本能夠辨識了。

雲霧山高,氣候無常,可謂千變萬化。這正是“山腳盛夏山頂春,山麓豔秋山頂冰,赤橙黃綠青藍紫,春夏秋冬最難分。”

炎帝神農曾遊歷此山,蒐集藥材,因為這山中是野生植物王國,且藥效甚佳。如獨特植物有:箭竹、重樓(七葉一枝花、延齡草(頭頂一棵珠、蛇菰(文王一支筆、南方山荷葉(江邊一碗水、八角蓮、竹節參(大葉三七、南紫薇、楠木、紫莖、野生蠟梅和牡丹、香菊等等,這些原生態藥材可是大山的寶貝,人類的寵兒。

農廬在雲霧山的青峰嶺和太子巖一帶,採挖了一些枝葉、花果、根莖之類的藥材,這一去一回,花了兩天時間。這天,他揹著滿滿兩袋子的藥材,傍晚才回到家中。

巫青見狀,上前拍拍農廬衣服上的塵土,關愛道:“夫君辛苦了!”

“你看,藥材都在這裡。”

巫青開啟布袋一看,該採的,該挖的藥材基本匹配,滿心歡喜,連聲說“好好”。

臨睡前,巫青小鳥依人一般,依偎著農廬……

此時,窗外一片寂靜,星月已高掛山中。

隔日的一個早上,巫青對農廬說:“我們到鎮上買些罈罈罐罐回來。”

此時,農廬的母親已做好早餐,兩人匆匆吃完早飯,就到鎮上買瓷器。兩人來到陶器店,店主是位中年男子,一臉和氣地說:“歡迎兩位,需要點什麼?我店裡的東西貨真價實,包你們滿意。”

農廬回了一句:“我們自己挑。”

巫青對店內的器皿看得很仔細,以實用大方為主,她先是看中了幾件土罐,不大不小,有龍形圖案;之後又選了一些碗碟之類的,造型花色中看,要麼碗上有花卉青魚,要麼碟中有仙女散花,要麼壺上有吉祥物,覺得蠻有寓意,就一起買下了。付完款,出了店,兩人就往家趕。

農廬挑著滿滿當當的罈罈罐罐,一路小心翼翼,生怕有什麼閃失,故而用稻草繩捆紮得結結實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